
3月1日,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刘丰雷调研宜昌高铁新城项目建设,要求以“开局就是决战、起跑就是冲刺”的奋斗姿态,对标雄安新区,跑出“邦普”速度,高质量推动宜昌优功能开门红,加快形成聚集效应、引领效应和裂变效应,全力建设滨江公园城市创新发展示范区,打造高铁新城样板,加快宜昌城市“北拓”步伐,推动城市形态由“半月”型向“满月”型蝶变。宜昌市住建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杨涛参加调研。

宜昌高铁新城被誉为宜昌城建领域的“邦普”,位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高铁(东西向)和呼南高铁(南北向)两条通道交会处,规划范围北至沪蓉高速、东至沪渝高速、西至花溪路、南至汉宜路,总面积约101平方公里,以宜昌北站为中心的核心区面积约23.7平方公里。
在宜昌高铁新城项目工地,花溪路——峡州大道互通正在加速建设,挖掘机挥舞巨臂,运输车来往穿梭,建设者全力奋战,一幅壮美的项目建设画卷正在铺展。本月内,完成高铁新城展示中心选址、宜昌北站站前广场规划后,加速推进实施,先行把展示中心建成高铁新城的起步区、引爆点。

刘丰雷指出,宜昌高铁新城是宜昌实现“强产兴城、能级跨越”的项目,是系统性重大项目,相当于在白纸上规划建设一座新城,市委、市政府寄予厚望,老百姓充满期待,全市城建系统干部务必提高站位,把精力放在项目建设上,以主动进位意识激发干劲,精准专业谋划,抓住重点加快推进实施。
规划科学是的效益。要以世界眼光、国际标准、中国特色、高点定位,推进规划编制工作;运用公园城市、未来社区的理念,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,增强区域承载力、集聚力和吸引力,打造15生活圈。
要严格执行未来10年宏观计划和阶段性计划,今年3月底前完成概念性规划,4月完成控制性规划及站前设计施工图,随后加快完成专项规划及相关实施工作,同步确定2022年投资额度和实施进度。
宜昌高铁新城现场指挥部要进一步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,统筹推进,挂图作战。在项目推进中,统领行政、技术两个管理,既要抓好统筹谋划、部门审批、督办考核等行政统管,又要抓好规划、设计、建造等技术统管,并从各个层面转化成系列清单。
要坚持在23.7平方公里蓝图上,根据生态本体,遵循公园城市、未来社区理念,坚持安置先行、生态先行、公建先行、路网先行。做好房屋征迁、施工质量、跟踪审计“三个把关”。项目的策划、投资、规划、建设、运营,要围绕招商意向实施个性化定制,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和推进项目建设。